《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始终也”,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;逆夏气则太阳不长,内心空洞;逆秋气则太阳不收,肺气焦满;逆冬气则少阴不满,肾气独沉。”其含义是说:春夏秋冬,人体要随着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,否则,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干扰,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,即使不因感受外邪而致病,也会导致内脏活动失调而发生病变。具体而言春令属木,肝胆应之,若违背了春生之气,则少阳之气不能生长,就会发生肝气内郁之病患;夏令属火,心脏与之相对应,若违背了夏长之气,则太阳之气不能生发,就会发生心气内虚之病患;秋令属木,肺脏与之相应,若违背了秋令,则太阳不收,肺气焦满;若违逆了冬藏之气,就会发生肾气而下泻内病。
气候环境的变化规律是万物有生而死、有始而终的根本法则,顺应它就会健康无病,违背它就会患病。
五禽戏,由三国时著名医家华佗所创,是一套以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五...[详细]
近百年来,随着来华学人的增加,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,随着宗教学...[详细]
版权所有:道教网 京ICP备12033730号-1
Copyright @ 2003-2012 wuwo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